饭桌上,交流艺术心得是老两口最重要的话题
在我市,有这样一对夫妇,出生于艺术世家的妻子喜欢唱京剧,对舞台情有独钟的丈夫喜欢舞蹈,虽然两人均已八旬,虽然他们离开舞台已经多年,但缘于热爱,仍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。这对夫妇,就是章林生、康慧兰。
康慧兰在闲暇之余依然喜欢唱上几段京剧,且各种动作娴熟。前不久,章林生则创作了舞剧文学台本《人参缘》。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,这对夫妇有着怎样的经历?章林生缘何创作《人参缘》?日前,记者走进他们家中,进行了采访。
不同的经历一样的精彩
今年80岁的康慧兰出生在我市的新庆戏院,曾任职市京剧团、市艺术研究所、市少儿京剧团,系中国戏协会员。
提及走上艺术道路,康慧兰说:“我的母亲是一名评剧演员,父亲是京剧团的一名鼓师。由于在戏院长大,加上受家庭的熏陶,6岁时,我便登台演戏了?!?1岁那年,康慧兰上台演唱评剧《孔谷兰》,因其中包含京剧唱腔,自此,她喜欢上了京剧,并拜师开始系统学习。
康慧兰告诉记者,京剧的练功非常辛苦,唱错了常常要挨打,所以那个时候的她,学习每一段戏都非常认真。由于家境贫困,她不得不一边学戏,一边演戏,将赚来的微薄收入添补家用。时间在学戏和唱戏中匆匆流过,1951年,康慧兰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吴降秋为师,其演唱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。1960年,由于康慧兰调至河南,她只好改学豫剧,并得到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指点亲授《拷红》。1961年,我市成立豫剧团,回到我市的康慧兰成为该团挑台主演,演出了《花木兰》《打金枝》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》等剧目。上个世纪90年代,康慧兰开始从事教学工作,直至退休,这期间,康慧兰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京剧新人。
章林生出生于1937年,江苏人。1952年,章林生参军入伍,成为文工团演员,转业后供职于吉林市歌舞团,系中国舞协会员、省舞协常务理事,曾在《五朵红云》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《红峰之歌》等舞剧中担任主演,并创作反映军营生活的作品《运输舞》《锻炼身体保卫祖国》等。1979年之后,章林生不断深入生活,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吉林特色的舞蹈《乌拉婚礼》《关东人》等,并发表舞剧文学台本《长白参女》以及儿童舞剧。
尽管康慧兰和章林生的经历不同,但两个人在艺术的道路上,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当时,很多圈内人称他们是比翼齐飞。据了解,章林生曾多次受到部队表彰,数次获得省、市大奖,还曾经赴朝鲜、日本等国家演出。而康慧兰不仅戏唱得好,1963年,25岁的她当选为省政协委员,并连任4届。
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
1958年,经过别人介绍,章林生和康慧兰相识了。共同的爱好和志向,使两个人的手牵在了一起。章林生和康慧兰有了自己的家。他们的两个女儿也相继降生。然而,由于两个人都经常有演出,两个孩子不得不放到父母家,让父母帮助照看。
“那时候的生活非常艰难,演出环境、演出条件根本没法和现在相比。”康慧兰回忆当年的情景时告诉记者,有一年春节,她参加《封神榜》的演出,由于一天要演出四场,无法出去吃饭,她只能自己带饭,没有地方加热,就将饭盒放在暖气片上,饿的时候,趁着演戏间歇吃几口。每天演出结束,康慧兰都会累得腰酸背痛。尽管如此,康慧兰没有叫一声苦,用她的话说,因为喜欢唱戏,因为热爱,更重要的是,作为一名演员,要用心,要对得起观众,认真演戏是演员的天职,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演出。
由于章林生也要忙着参加各种演出,两个人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暂,因此他们格外珍惜在家的时光。如果两个人都在家,他们会一起做饭、洗衣、哄孩子。闲暇之余,两个人会探讨与演戏、舞蹈等相关的话题,各自总结登台经验,互相给对方提提建议。好的婚姻,是夫妻两个人共同成长。对于他们而言,家也是一个舞台。几十年来,章林生和康慧兰就这样相敬如宾,配合默契,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。
他们用写作和唱戏诠释生活
上个世纪90年代末,章林生和康慧兰相继退休,离开心爱的舞台,远离鲜花和掌声,但他们从未远离艺术——章林生继续钻研、探索舞蹈和舞台艺术;康慧兰在闲暇的时候,依然喜欢唱上几段京剧。用他们的话说,一切缘于对艺术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愫。
由于康慧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教学工作,退休之后,她经常无偿辅导京剧爱好者和一些学生。每当看到学生的演唱水平有了提升,她都非常开心。
而此前章林生已经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吉林特色的舞蹈,并发表舞剧文学剧本和儿童舞剧剧本,退休之后,他用更多的时间,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——创作。他创作了多首具有东北特色、弘扬正能量的歌词,怀着对吉林地域文化的热爱,还创作了满族音乐舞蹈剧剧本《人参缘》。
据了解,《人参缘》讲述了远古时代,在长白山密林中,人参姑娘与满族青年猎手,在?;ど稚?、关爱生命中,与蟒蛇妖进行搏斗所产生的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。章林生说:“音乐舞蹈剧是新事物,是听觉与视觉完美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,尽管现在没有机会编排这部戏,但创作出这部剧的剧本是一种尝试。只要能讴歌家乡、讴歌生活,能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,我依然会写下去,乐此不疲!”(来源:松花江网 记者 丛玉杰)